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8/04

鄭麗君出席李賢文畫展|感謝藝術家對土地的愛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國立歷史博物館今(4)日舉辦「返回自然之夢」李賢文畫展開幕記者會,展出李賢文先生近年作品35組件,文化部長鄭麗君特別出席活動,並讚賞李賢文老師以人生實踐藝術,對台灣土地展現渾厚的愛。

鄭麗君憶及,曾在《文訊》雜誌看到專訪李賢文先生創辦《雄獅美術》的歷程,文中有段是李賢文剛到巴黎時,思考法國的歷史與民族性是如何將生活與歷史融合一體,他反思台灣的人文與藝術,並在雄獅美術用20幾年回答此問題,探索台灣本土藝術。

鄭麗君表示,接任文化部長這一年多來,感受到許多前輩藝術家一個一個慢慢淡出,這更加顯現出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急迫性。我們除了透過國家級美術館,積極蒐集典藏完整臺灣藝術家作品,也會鼓勵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挖掘更多來自民間與在地的藝術創造、研究與詮釋,呈現台灣藝術獨特且多元的面貌以及時代精神。


鄭麗君說,我們會用國家的力量,從歷史、在地、與內容三位一體的紮根方式,來建構臺灣主體的藝術史,讓每一位台灣人都能親近藝術,愛好美術。

李賢文先生,1947年生於臺北,知名美術雜誌《雄獅美術》創辦人。父親是雄獅文具公司負責人。自青少年時期開始,李賢文從水彩、油畫筆,一路到編輯台上的鉛筆、原子筆,到現在離開臺北都市回歸恬靜生活,汲取傳統文化養分,開始寄情於水墨、毛筆,這樣的轉換也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的一生,如果說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那也許就是我的人生,跟『筆』有著不解之緣」。
李賢文的藝術之路前段是在幕後,於1971年創辦《雄獅美術》,以每月一刊模式,持續出刊至1996年。這本大眾藝術類刊物,對臺灣美術發展卻影響重大。雜誌自國外引介當代藝術的發展狀況,也推廣國內藝術家作品,為臺灣藝術發展注入許多心血。李先生中學時期即喜愛繪畫,並於師大附中成立寫生會。1992年起隨陳雲程、張光賓等知名書家學習書法,1996年後從書法進入水墨畫的學習創作。因此,停刊後,回歸自己對藝術的初衷熱情,選擇搬家到桃園中壢鄉間,續以書畫自修,朝著以前設想的藝術創作及成為藝術家的路上邁進,二十年來的成果,便是一幅一幅讓人回味再三的水墨作品。

李賢文先生以豐厚的文化藝術素養,加上長期關注臺灣自然環境之變遷,一遍遍攀登臺灣各大山嶽與美麗大地,以水墨為媒材寫生山水,引書法入畫,摻以西畫造型,畫中透露出不同於傳統山水畫的清新氣息,流露出一種閒雅的文人畫風。近年來,先後舉辦的多次繪畫展覽,如2004年與盧廷清、鄭治桂在臺北福華沙龍聯合舉行「群玉山頭」畫展;2011年與張光賓老師舉行「蒼樸‧清曠‧筆墨情」雙人展;2012年在中央大學藝文中心舉行「人間清曠」水墨個展,讓他的藝術生涯更顯完備。
「返回自然之夢」展現李賢文先生的繪畫著眼於生活、自然的觀察,並以人文關懷的態度去營造畫面的氛圍,藉著筆尖靈動的起伏,鋪陳著對社會的種種期待,由此而發掘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互動。作品有著如一的藝術理念,沒有塵囂的抗議議題,也不見過多虛幻的浪漫情調,只是真誠地畫出這塊土地的諸多美好與記憶。展覽自201784日起至924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展出。本文照片出處文化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