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9/15

揭開考古歷史的當代新貌|蘭陽博物館辦理「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

新聞中心/宜蘭縣訊
臺日考古論壇:當代博物館的考古展示與教育」很幸運地未受颱風影響,如期於914(週四)15(週五)假蘭陽博物館二樓國際會議廳舉辦。該論壇集結日本及國內考古專家和博物館專業人員,以多年來宜蘭考古成果展示和當代考古教育創意動能為經緯,延伸探討至考古知識與新展示技術相遇的無限可能,以期將考古專業知識拓展至國際交流與當代經驗的維度。

914(週四)開幕式上,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陳登欽司長、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李志勇局長均對臺灣公眾考古學的推展、及蘭陽博物館作為地方型博物館,如何藉由展示教育建立地方知識脈絡寄予深深期許。

 914(週四)當天開幕式中,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首先歡迎參與本次論壇的國內外博物館專家學者們,並表示近年在劉益昌教授及考古前輩持續搶救當中,臺灣至少已有五處史前遺址被搶救發掘,也累積豐富的出土文物約140萬件,蘭陽博物館希望能將史前出土文物進行有效的運用與展示推廣。本次論壇希望藉由日本專家學者經驗分享,將一般民眾認為比較艱澀的文化資產、史前遺址變成公眾考古學的一部份,讓民眾有機會認識,在博物館也有重新活化的可能。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陳登欽司長致詞表示,文化部的博物館政策希望地方博物館能負擔起更多社會教育的責任,也希望政策上能支持地方博物館更深化自己的專業智能,能扛起更多在地知識的挖掘和分享,蘭陽博物館一直都是透過博物館研究展示來連結地方知識脈絡非常重要的據點。也期許做為地方型博物館的蘭博,透過考古內容建構歷史教育、環境教育或整個土地、國家完整的時間序,把我們真正所在土地的理解能更往前推進。

文化局李志勇局長致詞指出,本次論壇在台日雙方考古交流層面別具意義,宜蘭考古工作長期已累積不少成果,但因考古學容易予人專業艱深或難以親近的感覺,近年國內外推動的公眾考古學概念,即是希望靠展示和教育手法轉譯給民眾理解,使考古成果能與民眾更貼近,例如蘭陽博物館近年在規劃的考古親子廳,希望能讓孩童從小有接觸考古的機會。考古成果需要通過一個將學術成果轉化成展示語言的過程,因此本次論壇的意義,在於當代博物館如何透過新的手法進行考古展示和教育。
本次應論壇邀請來台的日本博物館專家學者們,包括「兵庫縣立考古博物館」學藝課藤田淳課長、學習支援課山本誠課長,以及「東京都教育廳地域教育支援部」管理課埋藏文化財平田健學藝員、「壹岐市立一支國博物館」松見裕二學藝員、「大阪文化財研究所」事業企劃課推廣組積山洋組長等五位。與會國內學者包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教授、前國立歷史博物館張譽騰館長、前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呂理政館長、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教授、國立台灣博物館李子寧副研究員、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厲以壯副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屈慧麗主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籌備處陳俊男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助理黃郁倫、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研究助理彭佳鴻等。
鑒於日本在考古遺址文化財保存維護工作有長年累積的經驗,從立法、發掘、研究、調查、整理、指定、保存維護到教育推廣活動,均有顯著的成果,並設有大大小小的遺址博物館近千所,並以活化遺址、推廣考古教育為目標。蘭陽博物館期望此次「臺日考古論壇」機會,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們的多年實作經驗,為正在籌備中的蘭博考古親子廳之規劃,提供專業實用的建議。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