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9/22

以食物記憶為主題的創意桌遊|留下社區變遷的軌跡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浮洲團圓飯桌遊開箱,中山國小桌遊遊戲空間啟動|透過食物記憶,找回變動時代裡的記憶 打開浮洲的桌遊藝術」活動於922日上午十點半於新北市中山國小展開,本活動由新北市板橋社區大學策畫,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在地美.學生活計畫」專案補助,邀集藝術家、社區民眾、大觀國小和中山國小師生,以板橋浮洲的地方故事與食物記憶為主題設計「浮洲團圓飯桌遊」,
922日至11月初將於中山國小圖書室展出,邀請34年級的小朋友透過桌遊認識浮洲,也共同設計桌遊的內容。
 
藉由社區藝術結合國小課程,社區與校園一起來探索
浮洲是由大漢溪的支流湳仔溝沖積而成,位置緊鄰板橋市中心,卻又自成一個特殊的地理空間,早年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因為地廣人稀在此投入很多的實驗計畫,例如現今的中山小學即為當年的國語實驗小學,連國小兒童的營養午餐當年也是從這裡開始推廣。因應政策推動的建設,有台灣藝術大學、華僑中學、台北紙廠、榮工處,還有眷村。這些為當年特殊背景而在浮洲建立的政府機關隨著時間變化而遷移,但留下的建物本身已經為浮洲當地居民留下重要的記憶。除了當年的中央政府機關外,浮洲也是國內從中南部移民到台北奮鬥的落腳城市。
 隨著時間慢慢進入捷運時代,浮洲也開始了新的開發工程,包括特二號道路、合宜住宅、新的浮州車站等,新的變化開始了浮洲新的面貌。但即使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都市街景,浮洲仍然是板橋唯一沒有國際連鎖速食店的地區,特殊與鮮明的生活風格促使板橋社區大學想要為浮洲留下屬於庶民的記憶,並完成一套可延續的活化教材成為當地教育機關的文史資料。

以食物記憶為主題的創意桌遊 留下社區變遷的軌跡
板橋的浮洲是近年來都市開發議題最為聚焦的地區之一,板橋社區大學為了在迅速變遷的都市景觀中留下當地居民的歷史記憶,特地與浮州地區的中山國小、大觀國小合作開發課程,並結合社區藝術家、地方耆老,將當地的人文歷史記憶融入桌遊遊戲中,希望能將浮洲的民間記憶透過國小的社區藝術創意課程繼續流傳下去。

名為「浮洲團圓飯」的桌遊是板橋社大結合多位社區藝術家、桌遊設計師在社區內找尋各種有代表性建物、產業、生活在浮洲的老居民,與兩所當地國小老師共同開發的教材。內容以浮洲當地的庶民飲食為主軸,透過飲食的記憶連接在地島內移民的故事、東南亞婚姻移民的現況,並將不同地區、省籍的居民共同在浮洲打造家園夢的過程,讓參加的學生可以在有趣的遊戲中了解浮洲的歷史。
九月二十二日「打開浮洲的桌遊藝術」,在浮洲的中山國小圖書館舉辦,校長王健旺表示要先認識生活的這塊土地才會珍惜,不會破壞他,所以中山國小學生從低年級會先認識浮洲地區,中年級會走訪浮洲濕地,高年級就會到林家花園當導覽員,這次非常感謝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及板橋社大把這麼好的桌遊在地美學教育帶到學校,希望小朋友上完課後能更愛這個地方。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陳靜慧組長表示「在地美.學生活」計畫就是要帶大家認識與挖掘在地的美好,也感謝中山國小及板橋社大的努力及結合,用藝術桌遊讓大家體驗,也可實際參與於桌遊的設計中,這麼有創意的在地美學藝術文化體驗教案,一定可以讓大家快樂的學習。

活動當天邀請到桌遊遊戲中的社區人物主角現身跟小朋友分享浮洲生活故事,桌遊專家恐龍老師,駐校藝術家阿貴及芷淇老師,帶著中山國小三、四年級的學童玩桌遊,很快闖關完成的小朋友興高采烈,但遇到拆遷及洪水課題的組別則垂頭喪氣,老師也趁機告訴學童,生活不是永遠平順,你們現在的難過就是以前浮洲常淹水時居民的心情,遊戲結束後小朋友還問這遊戲去哪裏買,可見很受小朋友的歡迎呢!本文照片出處文化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