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10/17

大敲特擂話臺灣 參與臺灣文化日活動 感受新生命力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文化部今(106)年臺灣文化日系列活動特別以蔣渭水先生於1925年《臺灣民報》新年刊之敘述,以「大敲特擂話(畫)臺灣」為主軸,擴大舉辦18場次活動,並結合所屬機構、故宮及縣市政府等資源,於1017日臺灣文化日當日,號召147個館所免費開放參觀,以及擴大補助民間單位辦理相關紀念活動,

邀請民眾共襄盛舉,在緬懷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同時,也感受21世紀臺灣文化的新生命力。

文化部今(17)日在臺大醫學人文博物館舉辦「106年度臺灣文化日系列活動」開幕記者會,首先演奏由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委託臺北藝術大學黃渼娟副教授創作之全新作品《瞻.望》,並由部長鄭麗君及與會貴賓共同敲鑼宣示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鄭部長表示,林獻堂、蔡惠如、林幼春、蔣渭水、吳海水、蔡培火、賴和等人,於19211017日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大會於臺北市大稻埕靜修女中召開,在《臺灣文化協會旨趣書》中宣示:「臺灣文化協會,以謀提升臺灣文化為宗旨。」,透過辦報、辦雜誌、辦學等方式,促進臺灣文化自信心。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象徵臺灣青年對改造臺灣文化的想像與精神,也是臺灣人民首次的自覺運動,除了讓臺灣接受世界的新知識、新科學,也讓世界認識臺灣文化。


鄭部長表示,隨著時代演進,臺灣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延續臺灣文化協會的精神,為臺灣文化而努力,如新文學運動、鄉土文學運動、民歌採集運動、社區營造運動等,來到21世紀的今天,臺灣面臨文化、社會、經濟等各方面變化極為快速的時代,若要成功轉型到下一階段,提升國民與國家的軟實力,發掘屬於臺灣基層的文化力,將是最重要關鍵,因此,文化部以文化民主力為施政核心,以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並透過歷史扎根、教育扎根、在地扎根等三個扎根工作,由下而上建構臺灣文化。歷史扎根尤為重要,透過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及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讓全民再次認識臺灣歷史文化。

 鄭部長也提到,臺灣已有愈來愈多年輕人以不同的方式,如撰寫小說、劇本,拍攝電視、電影等方式,來認識臺灣歷史、連結臺灣本土文化,如電視劇「通靈少女」、電影「大佛普拉斯」,並以自身最近看過的小說「花開時節」為例,以穿越時空的敘事方式,由主人翁回到文協時代,展開對波瀾壯闊的臺灣文協時代的新認知。最後,鄭部長也期盼全國民眾能在今天給予自己一個「文化時間」,去閱讀一本小說,聽一場音樂會,參觀一場美術館或博物館展覽,來認識臺灣文化。

今日記者會並邀請林淇瀁(向陽)教授致詞,向陽教授表示,一百年前臺灣的青年前輩為臺灣文化而努力,一百年後臺灣社會也出現了太陽花運動,對社會,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期盼臺灣文化界將來也能出現太陽花青年,促進臺灣文化的新進展。


會中也安排鄭部長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顧問-蔡明季女士、黃天橫先生家屬陳瑳瑳夫人、六然居資料室楊肇嘉家屬代表-楊佩穎小姐、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戴寶村教授、賴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潮聰先生、阿罩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正方先生以及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組長-王蓉瑄女士等共同簽訂合作計畫,後續將推動臺灣文化協會系列史料復刻出版。蔣渭水長孫-蔣智揚先生也代表基金會致贈19301月臺灣民眾黨控訴臺灣總督府鴉片吸食特許政策的英文電報文影本,由鄭部長代表受贈。

文化部誠摯邀請全國民眾參與106年度臺灣文化日系列活動,在緬懷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同時,也能感受21世紀臺灣文化的新生命力。更多活動詳情請見活動官網:http://1017cul.moc.gov.tw 本文照片出處文化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