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20/01/03

歲末佳節聚會多|當心酒精殘留 仍可能觸法酒駕

新聞中心/交通部訊
酒駕新制自1087月上路後,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7月至11月份間的取締件數及移送法辦件數均有所下降,取締件數由7月份8,546件逐月下降至11月份6,615件,降幅達22.6%,移送法辦件數從7月份的4,849件,減少至4,142件,降幅14.6%

近年來民眾已逐漸建立酒後不開車的觀念,但隔夜醉及食用含酒精料理所造成的酒駕事件仍屢屢聽聞。因此,交通部與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合作,邀請網紅the Pierre劉沛拍攝「小心隔夜醉」宣導影片,提醒民眾品嚐含酒精成份的佳餚及酒品後,仍然不要駕車,須達到一定的休息時間代謝體內酒精,避免造成宿醉駕車。

交通部道安會執行秘書謝銘鴻表示:「近五年,酒駕肇事件數已有逐年減少,且去(108)7月酒駕新制上路後,從取締件數及移送法辦件數整體看來,的確達到一定程度的嚇阻與宣導成效,但細究酒駕肇事的時段發現,上午6點至中午12點,佔各時段的比例,由11.8%逐漸上升至14.6%,顯示不少民眾輕忽了宿醉的危險性。對此,期望提醒民眾正視『隔夜醉』問題,修正錯誤觀念,避免意外觸法成為酒駕者。」


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理事長吳克勤進一步說明:「嚮應交通部「酒駕零容忍」政策,促進會提出『酒精零容忍』,目的是矯正民眾對隔夜醉,以及冬令進補食用含酒精料理所可能造成的酒駕認知錯誤,危害全體用路人安全,並希望透過現今民眾習於閱聽的數位社群宣傳,加深民眾對於食用藥膳料理及飲用酒品後需充分休息的正確觀念,與交通部一同打造安全的交通環境。」


活動也邀請肝膽胃腸科醫師郭東恩以專業的角度解釋:「只要飲用酒精不論濃度高低多寡,5~10分鐘就會進入體內,且不論量多量少,身體一定會吸收,每個人的解酒酶代謝速率不同,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將酒精代謝完全。」


交通部道安會再次呼籲民眾,前一天如果有較多的飲酒,即便已有一夜休息,隔天也最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確保體內的酒精獲得完全的代謝,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讓宿醉變成道路上自己及他人安全的隱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