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2015/09/22
健康磐石大聯盟計畫:聖湖聖愛信大活樂據點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羅世薰院長推動理念
【蘭陽新聞網報導】
宜蘭縣在民國79年即進入高齡化社會,比台灣平均值更早,其老化速度不容小覷。截至103年底,本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已接近總人口數的14%,為全國老化指數排名第八名之城市,顯示本縣高齡化問題日趨嚴重;而蘇澳鎮65歲以上人口比率更高達16%,高於全縣平均值,已成為高齡化鄉鎮!因此,面對高齡的問題,我們希望不是醫療,而是活樂的銀髮族,
也就是『活得老,活得好』,在此前提下,我們希望把活躍老化的概念推展到社區,只有積極朝向健康促進來邁進,及早建構高齡友善健康服務體系才能提昇長者的生活品質,遠離醫療。
近年來陽大已積極推展多元化的高齡照顧服務,不只侷限在院內的醫療照護,服務的觸角已延伸到各社區甚至偏遠的鄉里及原鄉部落。但,這是件大工程,需要借助社會的資源,凝聚社區民眾的共識才能夠達成;感謝在地企業信大水泥秉持「取之社會,回饋社區」之信念,願意共同來協助社區長者能以更精進的課程來建立健康概念與習慣,因此邀請本院共同籌劃本項關懷社區長者健康活動。
一般我們常見的社區健康活動包括土風舞、卡拉OK、健康講座等非常多元活潑的課程,而我們今天所推動的主題較為不同,是以健康體能的促進為主;根據研究顯示,國人65 歲以上長者一年平均身體機能衰退1%,而高齡疾病住院接受治療一天身體機能衰退1%,我們在醫療的照護過程中也發現,特別是高齡有慢性病患在住院治療期間缺乏活動,有高達75%會容易產生「住院失能」現象,身體功能衰退機能無法恢復到住院前的水準,將會造成反覆住院,所以平常就要懂得怎麼讓自己多活動,減少骨骼肌肉的萎縮,簡單的說就是要儲存「老本」。因此整個據點活動的規劃,特別由本院復健科潘柏榮主任帶領的體能促進復健訓練團隊來擔任訓練老師,率先於社區引入機械輔助體能訓練課程,為參加的長輩量身設計運動處方。新式的機械設備不但能避免一般健身器材不當用力時受傷的風險,同時能指引長輩主動活動。在社區推動機械輔助體能的健康促進,相信能延緩體能早衰,並積極預防肌肉萎縮(例如:肌少症),維持長者日常生活功能獨立。
復健團隊並將持續監測其成效,以發展一套有效之健康促進課程模式。第一期於9/1日開班,有24位65歲健康長輩參加,第二期將於11月中旬開班,期望每週二次的運動訓練,幫助長者保持其現有體能狀況;另外隔週一次的衛生教育,更能幫助長者在居家時有自我健康照護能力,以成就他們健康老化的生活。
今日的聖湖社區據點是宜蘭縣的首站啟航,結合專業醫療團隊、完整的社區組織、以及熱心的在地企業,一起來共同守護地方鄉親的健康。這種針對長者健康促進的合作模式,我們將它定義為「健康磐石大聯盟」計畫,目的是結合社會資源群策群力,為長者的健康打造一個如同水泥磐石般堅強而穩定的基礎。陽大專業團隊固若磐石,我們有信心將活耀老化的健康促進理念推動至每一個社區,在宜蘭的銀髮者都能「在地老化,健康活樂」,真正是健康快活的老來寶。實踐「幸福宜蘭」的願景,陽大醫院一定不會缺席。
補充資料
機械輔助運動:分為12站,每站安排1人,運動5分鐘,依序換站,共需時60分鐘。
第一站:上肢功能訓練機,做上肢交替上舉動作,下半身向對側伸展。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二站:腰背功能訓練機,雙腿用力伸直,做腰臀後仰伸展動作,手臂上舉過頭。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三站:伸展、放鬆,休息一下。
第四站:動態平衡訓練機,保持上肢伸直,做軀幹交替前彎後傾動作。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五站:核心控制訓練機,採坐姿或跪姿,控制骨盆做出左右傾斜與旋轉之繞立體8字形動作。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六站:伸展、放鬆,休息一下。
第七站:髖功能訓練機,做髖部交替彎曲、伸直動作,可配合上半身旋轉,使對側手肘碰觸膝蓋。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八站:骨盆穩定訓練機,做髖部交替內收、外展動作。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九站:伸展、放鬆,休息一下。
第十站:下肢功能訓練機,做膝關節交替彎曲、伸直動作。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十一站:全身協調訓練機,做上、下肢交替彎曲、伸直,搭配身體旋轉動作。依訓練目的設定動作角度或阻力。
第十二站:伸展、放鬆,休息一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