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07年花東多元音樂扶植計畫」的臺東歌謠傳唱,將於七至九月間開設多達四個原住民族群的歌謠班,邀請部落耆老及母語老師教唱傳統歌謠,讓來自各族群的學員,可以更深刻認識部落歌謠之美。
本次負責承辦的台灣好基金會,九年前和台東的音樂人和藝術家創立了鐵花村音樂聚落,是近來台東音樂創作者分享音樂的舞台。這次秉持著「台灣的好由鄉鎮文化開始」的理念,和部落合作開設四個不同族別的歌謠班,招募部落年青人學習自己的母語歌,期能透過歌曲克服母語的隔閡,進一步識別歌曲背後的真正意義。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長李吉崇指出,本次開設的四個歌謠班,將橫跨六個部落,包括土坂部落的「排灣歌謠班」;海端鄉初來部落及延平鄉鹿鳴部落的「布農歌謠班」;台東市建和部落和利嘉部落的「卑南歌謠班」;以及台東市馬蘭部落的「阿美歌謠班」。各班預計招募20名學員,歡迎有心學習部落歌謠的學員報名,但因為名額有限,並加上學習族語歌曲最好具備基本族語能力,所以仍會以該族的學員為優先。
歌謠班的師資除了由部落耆老擔任,也邀請部落母語老師,及多位資深的樂舞老師投入教學陣容。包括來自土坂部落的排灣族族語老師謝清治、謝光蘭;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曾指導布農兒童合作團的布農族退休校長胡金娘;卑南族部分由花環學校老師洪渟嵐及利嘉部落頭目蔣喜雄親自指導;這次以複音歌曲為主的阿美歌謠班,還將學習阿美族樂器製作,因此邀請到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及旮亙樂團團長少多宜.篩代二位重量級老師。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此次課程將於7月至9月間於各部落辦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握機會報名參加。報名請洽鐵花村音樂聚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