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9/11/15

重要民俗「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授證|鄭麗君:見證臺灣文化生命力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雲林縣「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於今(108)年8月獲文化部公告為重要民俗,並認定馬鳴山鎮安宮管理委員會為保存團體。文化部於保存團體請示千歲後,選定今年1114日(農曆1018日)由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赴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送上登錄認定證書,馬鳴山鎮安宮管理委員會章金樹主任委員代表受證,並由雲林縣長張麗善、褒忠鄉在地子弟科技部長陳良基在場見證。鄭麗君部長特別感謝馬鳴山鎮安宮長久以來持續保存重要王爺信仰與祭祀儀式,並稱讚馬鳴山五年千歲每逢「大科年」,雲嘉地區近5百個香庄都會到馬鳴山舉行請王、送王儀式,參拜人潮絡繹不絕,是臺灣民間豐沛文化生命力的代表。


目前全臺共有21項國家級的重要民俗,「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是我國第19項重要民俗,也是雲林縣第4個獲此榮銜的無形文化資產。馬鳴山鎮安宮為臺灣五年千歲總廟,分靈廟遍及全臺,「五年大科」歷史悠久且規模盛大,由原本的五股14庄擴及到目前大約5百個香庄,祭祀儀式極具地方特色,三大面向包括:香庄進香請王遶境、三朝清醮(含龍船換班)、香庄遶境迎送王,影響深遠,且其科儀保存完整,內容豐富多元。

文化部表示,「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之所以具資格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除了前述各項特色外,其歷次活動皆為民間持續自主、自發參與,極具民間高度認同,充分展現臺灣民間豐沛的文化生命力,且歷經時代變遷仍能保留其傳統內涵,難能可貴,亦成為安定民心的重要力量。
鄭麗君部長指出,民間傳統信仰與祭儀,是匯聚先民經驗與智慧的珍貴文化資產,能夠促進社會團結、凝聚人與人的情感,更是型塑國家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文化部長久以來積極推動民俗活動及其他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近3年多以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用於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預算連年成長,明年度文化部文資局更將投注2.8億元用於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是2016年無形文資預算的2.3倍,顯示文化部對無形文資的重視。近3年多來,文化部也完成4項重要民俗的登錄,在預算上、行動上都實際支持無形文資保存維護的工作。

鄭麗君部長表示,「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獲列重要民俗,從今天起,這不只是雲林人的信仰,更是國家級的重要民俗!由她親送認定證書,代表一份感謝,感謝馬鳴山及在地鄉親用心把重要民俗保存、傳承下來;這也代表一份責任,文化部身為重要民俗文化資產的主管機關,對於相關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及推廣,自是責無旁貸,未來將持續投入相關資源,完整留存源於民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彰顯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的珍貴價值。


鄭麗君部長另也前往雲林北港視察「雲林縣北港百年藝鎮」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除到北港朝天宮參拜外,也至縣定古蹟「集雅軒」、工藝坊及歷史建築「北港大復戲院」現勘。鄭麗君部長指出,北港朝天宮是非常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北港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重鎮,有許多傳統工藝大師,還有在地傳統北管及藝陣等,富有文化底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共補助將近9千萬元推動此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希望從歷史文化價值出發,做整個空間的整治,包含個別計畫修復、戲院復興及無形文化資產研究、調查跟傳承等,盼支持北港再現歷史風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