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6/13

竹筏『IRA』號11日挑戰跨越黑潮成功|完成階段性任務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2017年共同合作推動『2017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台灣沖繩之間航海探索計畫』,史前工藝竹筏『IRA』號,11日上午4時由臺東大武出發,一行人約在晚間8點平安抵達綠島。

12日中午,史前館李玉芬館長專程到富岡迎接,恭喜雙方共同完成第一階段的越洋實驗研究,此行留下珍貴的航行數據,將提供日後研究計畫參考,期望2019年達成臺灣沖繩航海目標。

竹筏IRA11日清晨407由大武漁港右側沙灘啟航,海部陽介教授等研究團隊、日本NHK、臺灣公共電視台及史前館同仁及計畫志工們,分別搭乘好朋友2號漁船與晉領號觀光船2艘隨行船隻,伴隨IRA號航向綠島。航行期間因手機訊號中斷,陸上人員一度與其失去聯絡,大家甚感擔憂。
終於,在下午5時許,史前館、日本NHK、台灣公共電視台及臺東水試所江偉全博士協力合作下,透過漁業電台聯絡,在黑潮潮流上找到IRA號蹤影。台東大武至綠島直線距離為41公里,竹筏由五名划手奮力划行,途中因台東划手張宏盛身體不適,由與那國島大村涉先生(曾參與2016草船航行)接替。最後在離綠島約5公里處,因考量視線不佳安全堪慮,且接近陸地暗礁險灘及湧流難以掌握,最後由伴隨船拖入南寮漁港。

IRA號」古竹筏由阿美族工藝師LAWAI(賴進龍)負責打造,竹筏總長11公尺、寬80公分、重達七、八百公斤,經過昨日航行後,海部陽介教授與划手們均認為船身太長也太重,影響船隻轉向與速度,日後若決定要以竹筏航行沖繩,應該先減重也要縮短,將划手座位平均,如此才可加快船速,勇破黑潮強勁的海流。本次航行因為黑潮比想像中的流速要更強也快,又有天候、風力等等的因素,這些都將納入未來研究考量。海部陽介教授認為,3萬年前的史前人類一定比現在的人體力更好,技術也可能更為精進,才可以突破黑潮,未來他也將持續研究,找出臺灣沖繩間航海的可能性。


史前館李玉芬館長表示:黑潮會依季節變化航道也影響流速,尤其黑潮周邊有反向的沿岸流,對於船隻航行影響重大。這次實驗航海計畫,就是要了解黑潮的狀況,搜集更多資料,尤其綠島『飛魚潛水』潛水教練,因熟悉海流也提供寶貴的資料,我們會持續研究相關數據與學術資料,未來繼續善用黑潮這條高速公路,達成航行的目標。

此次跨越黑潮竹筏划手們,歷經16小時豔陽與高溫的考驗航程,大家直呼好累但使命必達,雖然差一點點就可以划到綠島,有點遺憾但非常值得,尤其經過臺灣綠島間黑潮的洗禮,對未來再度挑戰更深具意義。本次竹筏領隊原康司認為,一樣的海不一樣的船(草船與竹筏),對於我都是很珍貴的體驗,但IRA竹筏重量確實不夠輕巧,長度也應該縮短一些,讓5位划手可以平均分配,如此將可以加快船速,臺灣划手宋元開先生也提出一致的看法。

史前館表示:IRA號竹筏完成階段性任務,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同意讓他留在臺灣,目前已搬運回卑南遺址公園,暫時於製作現場進行現地展示。日後將擇定更適合的展示空間,將IRA號跨越黑潮的故事,做出動人的展示與民眾分享。本文照片出處文化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