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8/14

演繹人與科技的依存關係 藝術銀行|【擬/物/體】新媒體裝置藝術展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人與物之間存在著何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文化部藝術銀行【擬//體】新媒體裝置藝術展於811日展開,透過盂施甫、洪韵婷、張徐展、陳韻如、傅雅雯、黃盟欽、賴珮瑜等7位青年藝術家的察覺意識,試圖由「擬」這類手法(包含擬真、模仿及模擬等),連結「物」(涵蓋物體、產物、景物等)與「體」(指人、覺知、感受等多層面意涵)來探討當代生活中人與物的依存關係。

開幕活動特別邀請到獲2016數位藝術節表演獎首獎的陳依純、鄧雯馨、羅禾淋等藝術家,結合無人機、視覺影像、聲音藝術演出《火炬下的囚犯番外篇》,以當世界只剩下科技產物存在的主題,呼應本次展覽,重新思考科技如何科技與人的關係。
國美館汪佳政主任秘書表示:「希望藉由這次以新媒體及裝置藝術為主的主題展覽將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呈現給大眾,讓大家能更認識藝術銀行購藏作品的多元性,提供客戶更多的租賃選擇。」藝術家賴珮瑜亦表示藝術銀行這幾年來不管從購入作品的收件到藝術作品的出租展示,必須時常克服不同條件的空間呈現最好的作品狀態,肯定藝術銀行的專業表現。
策展人陳妍卉也談到隨著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科技產品與資訊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更間接透過影像與文字構築我們現今所認知的世界,影響我們的邏輯思維。物體擬仿人類的感官、思考等特性而製造,甚至在部分領域中取代了人類。現今,擬仿這個手法已普遍的被運用在科技生產、媒體傳播、生活及藝術創作上。藝術家賴珮瑜說明藝術家對擬仿擬真與物體的主題探討從60年代持續至今,當代藝術開始探討人的感知以及看待擬真及物體的轉變也與新媒體科技的發展有關,藝術作品因此有了不同的創作面向。
此次展覽中,藝術家盂施甫以機械裝置,描寫抽象的人格特質,透過節奏的掌握及光影變化,將生硬冰冷的機械語言,轉變成具生命力的有機個體。洪韵婷運用微型物件,表現當代社會中文明化、工業化的產物,影射機械化的現代生活及普遍均值化的現象。張徐展影像作品中的虛擬海島,象徵著失去遵循方向的虛無文化,以及人類找不到靠岸之港的窘境。陳韻如以聲音裝置模擬自然界的小生物,探討人對於環境空間,所造成的改變及影響。傅雅雯嘗試在作品中構建一個將身體延伸到空間裡的裝置,探討純粹的身體狀態與空間的互動關係。黃盟欽則探討科技媒介在紀錄時間與影像的歷時性下,影像、時間、聲音韻律所形構出的置身處境,觸及潛在影像與身體移動的觀念意象。賴珮瑜結合數位技術轉化台北城市的夜晚光芒,呈現數位文明建構的外在景觀,以及身體隨著觀看影像中的速度與時間,所產生的感知變化。本展藉由藝術家運用不同方式的創作,重現或再造獨特的作品與觀者、物與身體、社會與個人、物質與精神等狀態,以找尋精神及感知上的突破。
科技將想像化為真實(或說擬真),實現過往的不可能,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物質生活,卻也不可避免的將產物趨近均質化; 而藝術卻在趨於均質化的社會裡尋找與人產生連結的精神,人們獨立的精神思考及身體感受成了覺知個體存在的要素。加拿大知名哲學家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說「所謂的藝術家,是指任何行業中、或科學或人文,那些能夠掌握領悟自己行動之意義,以及自身所處時代新知意義的人,他是具有整體察覺意識的人。」
【擬//體】展覽邀請觀眾與作品的互動,跟藝術家一起探索藝術與科技的交會,重新覺察自身與外在事物的連結。本文照片出處文化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