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11/26

106年戶外教育計畫成果發表會|外邊思為 看見框架外的學習

新聞中心/教育部訊
106年戶外教育成果發表會於(25)日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盛大舉行。今年的主題訂為「外邊思為」,意為「跨越教室的邊界藩籬,戶外教育將融合素養導向教學,教導孩子不同的視野並實踐於日常行動中」,希望能透過這次的發表會,讓各縣市正在進行的課室外教育,由小至大都能被看見與肯定!
教育部表示,自104學年度開始,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要點」,把過去「校外教學」的補助,提升為希望具有課程觀的戶外教育,並希望能創造更多能把優質戶外教育課程推廣的種子學校,來促進戶外教育的發展,擴大補助各縣市有意發展戶外教育的國民中小學。教育部國教署為增進推廣、分享與對話的相互激勵效果,特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所有獲得補助的縣市與學校展現課程發展的歷程及孩子們學習的成果,並請戶外教育的學者專家,予以回應以增進更好的戶外教育推展;而十二年國教所著重的活化教學及素養,亦與戶外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除了學校課程成果分享外,各縣市政府亦在會場展出戶外教育成果海報。此外,新竹縣大湖國小徐美玉校長也發表了由一群現場的戶外教育教師、主任與校長們共同努力的「戶外教育課程手冊研編歷程與初步成果」,匯集了目前已發展的戶外教育課程方式,以「主題式」、「場域式」、「單一學習領域式」的方式,研編出一套戶外教育的課程手冊。希望藉由課程手冊的產出,能讓還未開始推行戶外教育的現場教師們,透過閱讀的方式先了解戶外教育的各種面向,並且能開始著手規劃,屬於自己班級的戶外教育課程。

戶外教育泛指「走出課室外」的學習,舉凡到校園角落、社區部落、城鎮鄉野、文化場所、社教場館、山林野地、河川溪流、海洋海岸等地,進行自然觀察、社會互動、文化踏查、挑戰探索等活動,連結「五感體驗」和「做中學」等拓展生命經驗的統整學習,包含探索、體驗、覺察、反思等歷程,都屬於「戶外教育」的範疇。

臺灣具有世界級的自然與文化地景,豐富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財與優質的人才資源。教育部指出,透過「戶外教育」可將豐美的自然環境、人文社會等教學資源匯入學生的學習經驗中,且在「互為學習主體」的概念下,教師與學生在過程中相互為師、共同成長與學習。因此,也希望藉著參與此次論壇,共同豐富孩子的戶外教育學習內涵及提升學習成效,擴展學生的經驗和視野。為了課室外的學習,腦力激盪精彩可期! 邀請你,

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