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於(1)日舉辦106年度年終記者會,展現去(106)年度施政成果亮點外,更提出8項本(107)年度施政新措施,包括藉由「人、地脫鉤」,讓實際耕作者加入農保、試辦農業職災保險,以照顧全體農民;透過研修法規、擴大勞動力及從農資金協助,健全農業發展,推動農村再生2.0計畫及農業部門組織改造,營造富麗農村;並找來崑濱伯、溪州尚水陳慈慧經理及青農代表黃祈堯班長等跨世代農民現身說法。
此外,為廣納農民心聲及全國各界賢達人士對農業的建言,將舉辦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屆時全國民眾也可以透過網路平臺提案,共同擘劃未來農業發展藍圖。
回顧106年施政成果,全民共享幸福果實
農委會林聰賢主委表示,回顧去年農委會推動多項措施成果亮眼,包括擴大試辦稻作綠色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制,去年第2期作50鄉鎮計14,335人選擇領取給付金,面積11,727公頃,占試辦區51%。鼓勵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累計至去年底有機農業達7,569公頃、友善耕作529公頃。運輸至花東及離島之化學肥料運費每公噸補助500元,促使全國肥料價格趨於一致。推動農業保險7品項,投保面積8,030公頃,可有效降低農民經營風險。
在全民關注的農產品安全議題上,落實食安五環,鼓勵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食材,計3,506校、186萬學生受惠。透過大糧倉計畫,生產雜糧作物,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讓國人更容易買到新鮮的國產雜糧。迅速遏止H5N6及H5N8高病原性家禽禽流感疫情,相較鄰近國家疫情持續發生,我國防疫工作成果實屬不易。
農委會指出,我國去年肥料、農藥及農機設備等外銷新南向國家較105年增加33.04%;此外,積極推動「APEC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深獲國際肯定我國對亞太區域糧食安全之貢獻。為維護環境資源永續,推動刺網漁業退出3浬海域作業;推動國產材標章,振興山村經濟,並減少對進口木材的依賴。
展望107年施政新措施,強化對農民、產業與農村之政策
基於照顧全體農民之使命,且因應農地所有權與農業經營權逐漸分離,將採「人、地脫鉤」政策,協助實際耕作者參加農保;並逐步規劃農民職災保險,強化從農保障。
為鼓勵農民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研訂小型農村加工場管理規範;改善農業缺工方面,成立農業機械工作團,並積極研發自動化採收、選別機及穿戴式輔具等;此外,調降7項農業專案貸款利率、建立利率分級機制等相關措施,期望透過政策誘因,提升產業競爭力並有效鼓勵新農民投入。
積極推動農村再生2.0,融合地方創生,帶動農村發展綜效;未來將由全民、地方政府、NGO團體等單位擴大參與及跨域合作,營造富麗農村。另為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將辦理農田水利會改制及農業部門組織改造等,以更便捷、有效率方式服務社會大眾。
全民農業,共同參與
農委會最後強調,面臨到氣候變遷加劇、食品安全、自然資源枯竭等挑戰,為形塑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將自本年3月起陸續至全臺各縣市辦理地方草根會議,蒐集社會各界寶貴意見,並規劃於本年9月辦理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擴大與民間對話機制,建構農業政策由下而上的治理決策模式,擘劃國家農業發展藍圖,共同打造幸福農民、安全農業、富裕農村三生共構之永續農業。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