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24/07/15

發現肺結節別慌|手術前先3D定位 切除病灶也能保全肺功能

記者陳仁宗/宜蘭縣報導    肺部出現病變「肺結節」,可能是良性腫塊,但也可能是肺癌徵兆!宜蘭一名59歲男子阿劉(化名),吸菸超過30年,經免費篩檢篩出肺結節,追蹤一年後發現有增大現象。在羅東博愛醫院進行術前3D影像立體定位與微創胸腔鏡手術,成功切除肺結節,也保全重要的肺功能,生活與運動皆能如常。


阿劉並沒有肺癌家族史,但因菸癮超過30年,因此符合衛福部國健署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補助資格。去年(2023)5月他在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接受檢查,意外發現右上肺出現一顆肺結節。


經過一年追蹤,醫療團隊發現阿劉的肺結節出現變化,判斷肺結節為惡性可能性高。經過討論,阿劉決定進行手術以絕後患。


肺結節很小,躲在肺部中,就像西瓜裡的西瓜子!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外科白楚彬醫師表示,要精準去除肺結節又必須盡量不損害肺功能,難度極高,就像要穿透西瓜挖出西瓜子一樣。

但近年羅東博愛醫院引進的3D影像立體定位,能夠在術前先利

用多張電腦斷層掃描影像,重組出肺部的3D圖像,精準掌握肺結節的位置。白楚彬醫師表示,當肺結節的位置有了精確的定位,醫師就可以在手術前精確地計畫出最理想的切除範圍,將病灶完整無虞地切除,同時讓肺部傷害降到最低。


透過術前高科技精準規劃,醫療團隊經由胸腔一處2-3公分傷口,以單孔微創胸腔鏡手術成功且快速的移除肺結節,後續經過病理化驗,證實為早期肺癌。


過去傳統手術須在胸前開出15-20公分傷口,但現今透過微創高解析影像手術系統、搭配術前3D影像立體重組,較能精準計畫切除範圍,達到傷口小、失血少、保留較完整肺功能等優點,因此術後病人也能較快恢復工作與生活。


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阿劉術後一周內就重回職場,目前病況穩定,僅須定期回診追蹤。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外科林志銘副院長表示,阿劉的案例並不罕見,政府補助的篩檢結合胸腔內外科合作,羅東博愛醫院成功揪出並治癒多起早期肺癌個案。


羅東博愛醫院提醒,目前衛福部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50-74歲重度吸菸者、50-74歲男性/45-74歲女性,且具肺癌家族史),2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建議符合條件的民眾及早就醫評估並進行篩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