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8/29

發掘臺灣文化色彩、深植在地美感教育|全臺逾六千位學童體驗彩繪生肖、揮灑創造力翻轉生命價值

新聞中心/教育部訊
為推廣美感教育,教育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辦理「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徐莉玲董事長、抽象藝術家莊普共同出席成果發表會,並邀請參與本計畫原住民偏鄉學校-臺東縣嘉蘭國小排灣族師生與會,共同分享探索文化色彩的美感學習體驗。

此外,活動現場展出五百件由學生創作的「小感動雞」,呈現學生以在地自然環境、飲食文化、人文風情為色彩靈感來源的彩繪創作,並同步發表全臺101所國小師生發現的家鄉文化色彩共計505色款,歡迎各界蒞臨觀賞。
培育國民小學色彩師資
 
據教育部統計,105學年度全臺公立國民小學2,595校、學生人數約113萬人。學生規模人數100人以下的國小校數共計956(36.3%為最多),依學校概況屬偏遠與特偏校數,全臺共1,120校;因應國民小學100人以下小校的學校教師員額現況,學校對教師美感增能的需求日增,期盼有更多的教學資源與支持,本計畫持續規劃相關增能課程,亦結合跨學科教學與科技數位學習,為未來教育學習之趨勢鋪路,跨領域的結合讓美感更為落實。
 
「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劃」歷時近一年,105學年度規劃包括「色彩師資培訓」、「師生尋找在地文化色彩」、「彩繪創作在地主題與配色」、「展覽及校外教學」四個階段,鼓勵全台教師帶領孩子進行色彩美感體驗學習,由藝術創作中建立自信,翻轉孩子的生命價值。本年度共推動101所學校的優秀色彩種子教師,帶領6,326位國小學生,由自己生長的土地出發,各校找出代表在地文化的5個家鄉色彩,並彩繪創作「小感動雞」,優秀作品陸續於臺北學學、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台東美術館展出,逾6萬人觀展。
推動師生共同尋找在地文化色彩
 
105
學年度「色彩學學-師資美感研習」工作坊,共計230位公立國小教師參與,課程主題包括:傳統文化色彩、臺灣與國際文化色彩、數位美感教學、文化色彩課程、故事策展、藝術治療導論、美感教育案例分享等,並透過工作坊鼓勵教師帶領學生運用「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網站,由臺灣藝術家作品、自然與人文主題圖庫,學習藝術家與大自然的用色及配色,並使用「XueXueColorsAPP進行數位生活環境採集色彩,設計跨領域藝術與美感課程,成果發表會場將為大家帶來演示。

「色彩師資美感研習」工作坊後,甄選出101校優秀色彩種子教師,以鄉土教育為起點,帶領孩子透過在地色彩探索,認同自然、土地、歷史與人文風貌,找到代表自己家鄉文化的五個顏色,作為彩繪創作的主要用色。各校師生色彩靈感有來自臺灣藝術家繪畫作品、文化古蹟、人文地景及特色、族群特色、地方產業、特色植物或動物、風景氣象、校園環境及人文等,或是日常生活中氣候及節慶意象。在美感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有機會經由在地文化探索,以色彩記憶屬於家鄉的特色之美,並鼓勵孩子由自己的土地出發,觀察周遭環境,由文化及生活中培養美感,並將色彩應用到創作中。此外,在創作過程中,孩子透過媒材的使用與創作、主題的發想、圖樣的設計、顏色的配色等,有機會學習將感受到的美,以創作方式表達與表述出來,讓作品有故事,能感動人,更可以觸動人心。(更多計畫成果分享http://color-up.xuexue.tw

臺東縣嘉蘭國小:偏鄉美感體驗課程 以色彩傳承部落文化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國小洪婉莉校長表示,該校建立於日治時期(西元1933年),學生主要來自排灣族及魯凱族部落,莫拉克八八風災後,學校積極辦理部落文化課程,推廣傳統文化的守護與保存。學學色彩資深教師帶領學生認識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的作品,透過「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網站學習藝術家對自然的觀察與色彩美感,從代表守護靈的百步蛇、象徵勇士與純潔的百合花圖騰等,讓學生觀察、學習,並找到屬於自己喜愛的顏色,再應用到服裝設計與室內裝潢的配色練習上。洪校長進一步表示,參與本次計劃的嘉蘭孩子們特別喜愛戶外色彩採集課程,一開始孩子們只觀察到大片的自然色彩,如山巒的綠、天空的藍等,但經過色彩課程的引導,他們開始發現生活周遭,屬於部落文化色彩的顏色。此外,許多孩子們創作的「小感動雞」,以排灣族或魯凱族傳統配飾作為創作主題或圖樣,投射出他們心中對部落頭目的崇拜和敬仰。從巨觀到微觀的色彩觀察與學習,開啟了嘉蘭孩子們對色彩的探索之旅,提升他們對色彩觀察的敏銳度與興趣,進而找出代表嘉蘭在地特色的5個家鄉文化色彩,包括嘉蘭盛產如紅寶石般的「洛神花紅」、排灣族與魯凱族傳統建築的「石板屋灰」、祖先故鄉的「大武山青」、繚繞山林的「嘉蘭霧白」,及特色農作的「小米黃」,當將在會場中展出。(偏鄉色彩工作坊紀錄影片https://goo.gl/ndCv03
在地色彩啟發創造力 藝術創作省思生活環境

高雄市林園區由於發達的石化工業,在課堂討論時學生都說灰色最能代表林園,但老師希望打破學生對家鄉「灰暗」的印象,以她一位外地教師的角度引導學生重新詮釋生活中的灰色,除了是來自水泥與工地,也是地方知名景點清水巖的顏色,藉由色彩與在地文化的重新聯結,翻轉了孩子們對於家鄉的印象,最後以「林園,山海之間的好所在」為題,找出了來自古老校舍的「屋頂紅」、百年老樹的「橄仁綠」、林園特產的「洋蔥黃」、日據時期高雄州八景之一清水巖的「珊瑚礁灰」,及象徵濱海地區的「林園藍」,從淵遠流長的歷史當中找尋文化色彩,彩繪出屬於林園的「小感動雞」。


為推廣臺灣文化色彩的學習及運用,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於2011年建置完成「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網站,提供各中小學校作為美感教育教材參考,目前已收錄逾九百位臺灣藝術家逾九千多件作品。自2013年起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與教育部共同辦理「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過去四年累計全臺1,135位公立國小教師參與教師美感增能「師資美感研習」工作坊,累計353校共19,788位學生參與美感體驗,以在地文化色彩為用色靈感,創作完成「小感動生肖」彩繪作品,累計13,723位學生透過校外教學、參展與觀摩,培養對色彩的敏銳度與文化的感知,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美感體驗。

本計畫透過教師增能與學生美感體驗,給師生帶來另類的認識色彩入門方式,並且連結學生與家長、翻轉家庭教育的理念。透過有效的、有趣的,自發性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開始觀察、欣賞色彩、重視美感,將影響孩子整體學習態度與自信心,對教師本身也產生美感教育的正面影響力,透過持續的美感體驗與創作,將提升孩子對文化色彩的認識、美感特色的認知、培養美感素養,並珍視在地文化中具美感的人事物。歡迎各界蒞臨會場,觀賞由學生所創作的成果展示,共同發現地方色彩。

106學年度「色彩學學-師資美感研習」初階工作坊,即日起開放報名https://goo.gl/isCgoQ
[
北區 台北場 ]
時間: 2017/09/09()9/10() 09:00-16:00
地點: 台北學學(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207號)
[
南區 高雄場]
時間: 2017/09/23()9/24() 09:00-16:00
地點: 高雄市立七賢國中(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三路110號)
[
東區 台東場]
時間: 2017/10/14()10/15() 09:00-16:00
地點: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縣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

本文照片出處教育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