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09/30

重返部落找回文化|青年行動不嫌晚


新聞中心/教育部訊
文化傳承及扎根是近年來許多部落正在進行的事情。一群旅居都市的部落青年重新回到臺東縣關山鎮的Parupu部落,從田野調查逐步展開世代對話及連結,他們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6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獲得補助,盼能捲動更多青年重返部落,也找回失落的文化。
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江長銓是從小生活在臺北的部落子弟,有感於部落嚴重的文化斷層,和同為部落青年的夥伴呂韻如、黃雅婷、黃慧敏組成Lakiing團隊,推動「Maomah i parupu 耕耘新福」計畫,透過部落遷移史調查、製作傳統領域部落地圖、青年培訓學校計畫、部落發展論壇等行動方案,盼能和族人一起進行世代對話。

Parupu部落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僅剩少數耆老居住;自去年開始,青年自發性地回到部落,和中生代的族人推動阿美族的「年齡階層制度」,新生代的部落青年間逐漸有了連結;今年青年團隊則希望透過各種活動與計畫的執行,開啟耆老與青年交流對話的平臺,並期待將青年培訓學校成為每年重要活動,讓部落傳統知識與文化意識向下培力扎根。


傳統文化的斷層跟消逝是原住民部落共通性困境,回到部落生活的確面臨許多挑戰,但青年團隊認為總得先有人邁出這一步。江長銓表示:「既使是自小生活在部落的青年也會面臨返鄉茫然的窘境,我們的計畫試圖創造更多青年啟動『返鄉』與『磨合』的過程,讓青年能夠漸漸接觸到部落、並瞭解文化的重要性」;在地居民也表示,這是首次有部落青年願意回到家鄉服務,青年的熱情與活力,也逐漸改變了部落的風氣與面貌,期許團隊能持續努力,捲動更多青年關心部落發展。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鼓勵青年團隊於社區深耕,累積行動能量,結合青年創意,協助解決社區問題!106年補助了42個各具特色的行動計畫,期待這群青年能帶給社區不一樣的活力,並深化社區文化傳承及永續發展。
更多訊息請至青年署官網查詢(www.yda.gov.tw/公共參與/社會參與/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簡介 )本文照片出處教育部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