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7/11/28

連結東部大專院校 建立人權教育網絡|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簽約儀式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與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本(106)年1127日假臺東生活美學館百老匯廣場舉辦簽定合作協議書記者會,由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林永發院長,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共同主持,兩單位同意共同開設「白色恐怖及人權教育相關課程」,鼓勵臺東大學學生至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實習、導覽、進行藝術創作,藉此培養青年人的人權意識,達到推廣人權教育目標。

出席記者會除林永發院長及陳俊宏主任外,知名的政治受難者蔡焜霖、臺東生活美學館李吉崇館長、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游佩芸所長等皆出席見證。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表示:他個人來自學界,多年來從事人權教育的工作,從今年八月一日上任至今,一直希望國家人權博物館能成為面向臺灣歷史與人權的觀景窗,一方面成為顯微鏡、一方面成為望遠鏡,由遠到近、由大到小,都能清楚呈現臺灣民主人權發展的歷史。


陳主任接著表示:當前,國家人權博物館有三個重要的工作,一是透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的介面,保存歷史遺址、豐富臺灣歷史記憶。除了過去多年來不斷從事口述歷史外,也強化更多白色恐怖系統性的研究,發揮博物館應有的功能;再者就是關於人權教育推廣,轉型正義已納入十二年國教的課綱,未來希望透過國家人權館的努力,保存現有景美與綠島園區外,今年亦規劃全島45個不義遺址的串聯,透過不同遺址的研究、調查及展示的功能,不但使其成為臺灣過去的記憶地標,也讓下一代年輕人都能了解過去臺灣民主發展的歷程;第三,則是透過博物館自身的努力,強化更多國際上的人權交流,讓臺灣民主發展的經驗,能與其他國家相互照應與學習。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林永發院長表示:綠島人權園區是國家重要的資產,更是臺東在地的文化資產,也是非常珍貴的人權資產。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非常多元,有多達七個系所,藝術方面,有美術產業學系與音樂學系,文學方面有兒童文學研究所和華語文學系、英美文學系、跨領域部分有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未來,在推廣研究人權教育部分,不只可從藝術切入,也可從文學乃至其他面向切入,進而培養更多的人權導覽人才,讓更多人能夠體驗、體會並了解人權價值的可貴,相信未來,國家人權館的努力,能在臺東獲得更多的肯定,讓人權教育推廣的更好。


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前輩表示:曾經的政治犯,此刻能夠站在這裡與各位致詞,感到非常惶恐,但也像今天臺東的天氣一樣,內心充滿陽光。過去,許多他所尊敬的前輩,如楊逵先生、蔡瑞月女士等等,那些前輩們的理想,透過人權博物館和臺東大學人文學院的雙邊合作,展示過去的人道精神與理想主義,讓過去的受難之地成為人權之島,也是年輕人的人權聖地。而他也不願認老,也要參與如此盛事。如今的台灣,是經過前輩們的犧牲而來的,而今,充滿光明的前程,即將透過今天的合作實現,讓人權與人文教育得以結合,進而普遍擴散至整個臺灣東部,使其成為臺灣人權的發祥之地。

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表示:自由是普世的價值,我們如今享受的自由成果,是許多先進前輩們犧牲而來的,特別是蔡前輩這一輩受了許多苦。人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如此好的理念無法推廣下去,歷史是會再重演的,非常高興今天能參與雙邊的合作協議書簽署儀式,在此代表生活美學館祝福活動順利,也記得將生活美學館納入推廣夥伴之一,因為人權教育是需要大家一起來的。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游佩芸所長表示:去年曾有機緣參與協助籌辦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遺書展,個人生長從小被教導不要談論政治,直到大學時期才開始了解228事件,而該次的辦展經驗,對她帶來極大的震撼,至今憶起仍難掩感傷。今後,希望能和博物館持續合作,讓人權議題進入兒童繪本,讓更多前輩們的故事能夠更廣為人知,也讓人權意識持續向下深耕。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最後表示:今天,除了非常高興在林院長的大力支持之下,能夠簽署合作協議書並開設白色恐怖相關人權課程之外,透過課程的規劃,讓同學能到綠島來實習體驗過去這段歷史,也希望未來能和臺東大學一起努力,培育英語導覽人才,為人權工作而努力,也期待能與臺灣唯一的兒童文學研究所合作共規畫繪本,未來,也嘗試邀請更多機關參與,如與法官學院和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共同規劃課程,希望藉此讓更多人了解民主與人權的價值。在此,也要在此宣布籌備處所屬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新生訓導處時期福利社與第三大隊廚房、克難房復原展」正式開展,這個展覽再現了過去的歷史現場、忠實呈現與還原政治受難者關押在綠島期間的生命故事,以及與綠島居民建立濃厚情感的動人故事。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開園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530分,歡迎臺東鄉親來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參觀在地的真實歷史。

 
邀請你,按讚 或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