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8/08/19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啟動|6年建構計畫 點燃文化實驗爆發力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文化部承接前空軍總司令部基地,107年起正式命名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簡稱C-LAB),由「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組成營運團隊規劃執行。

於(18)日舉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啟動暨國際論壇─場所‧實驗‧連結」活動,文化部廣邀國內外藝文人士,包括C-LAB諮詢委員代表鴻鴻、林強、蔣伯欣、許素朱、劉舜仁、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sia Culture Center, ACC)前總裁方宣圭(Sungyu Bang)、Google Arts & Culture政策經理Claire-Marie Foulquier-GazagnesLIFEPATCH團體創始成員Agung Firmanto Budiharto等齊聚一堂,見證這個場域以實驗精神出發,啟動六年建構計畫,打造一個「向創作端開放的新型態藝文機構」。

鄭麗君表示,目前臺灣的藝文設施通常是先興建硬體空間,才有營運團隊和使用者,造成許多使用需求落差。鄭麗君說:「C-LAB特別以實驗的態度對大眾開放,嘗試由使用者及營運需求端開始規劃,使硬體整建更能貼近使用者的需求。透過這種『以軟帶硬』的建構模式,不斷地豐富創新生態,期望這個場域成為增加公眾文化參與的實驗空間。」

鄭麗君表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精神除了「向創作端開放」之外,也將透過跨領域的網絡串聯,提供給創作者「後端資源的無限連結」,尤其是國際的藝文網絡連結。今日到場的「國際生活藝術組織臺灣辦事處」(Living Arts International Taiwan Office, LAI)董事長Dr. Richard C.HELFER、柬埔寨生活藝術組織(Cambodian Living Arts, CLA 執行長Phloeun PRIM,都是C-LAB未來重要的國際合作夥伴。

文化部表示,這是六年建構計畫的一個開端,營運團隊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已於今年初進駐,初期從當代藝術、聲音影像、記憶工程、數位人文、社會創新等領域,集結人才、帶入資源,開始在實驗場共同激盪產生火花。C-LAB已徵選13Creators進駐,也與「實驗建築計畫」、「科技藝術創新」、「數位人文平臺」等3組藝文團隊攜手。來自法、英、美、澳及馬來西亞等國推展公共空間、環境採集、街區活化的創作者、建築師及學者,已於C-LAB開辦4場國際講座、7場系列工作坊、6場社區鄰里活動。每一場活動都吸引關心城市景觀、藝文創作、合作經濟等議題的學生、藝術家、民眾熱情參與,從生態居住環境探討人文思辨,針對區塊鏈及數位藝術引發創新實驗。

今日同時舉辦「國際論壇-場所、實驗、連結」,上下午各有一場講座,主題為「朝向文化機構的未來」及「超越數位人文疆界」,邀請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引言,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張鐵志、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前總裁方宣圭、Google Arts & Culture政策經理Claire-Marie Foulquier-GazagnesLIFEPATCH團體創始成員Agung Firmanto Budiharto、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侯君昊等擔任講者,共同研討C-LAB未來的可能性。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匯集多元文化專業領域又具年輕活力的各方好手,積極籌辦各式各樣豐富有趣的展演映活動。今年下半年將有集結知名藝術家的「再基地」大展、適合學生、親子、樂齡一同玩耍的夏日青年藝術節「玩聚場」、Creators進駐計畫的社群公共參與活動等多面向藝文,歡迎大家走進C-LAB的藝術圍牆,一同發揮想像及創造力,也請多多關注追蹤C-LAB臉書(https://zh-tw.facebook.com/TCCLAB.ORG/
及官網(https://clab.org.tw,隨時更新最好玩的活動詳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