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8/05/26

教育部頒獎表揚|58名全國慈孝家庭楷模

新聞中心/教育部訊
教育部結合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各級學校一起推動家庭教育活動,更藉由全國慈孝家庭楷模的選拔與表揚,喚起國人重視家人關係,這次獲獎的家庭楷模事蹟中,可以看到家長用心經營,與孩子共同學習;也有家庭面臨突如其來的生命考驗,但家人間仍相互扶持及體諒擔當的動容情景,例如:國小組陳韋仁同學,父母重度視障,生活並不需要電燈,但家中每個房間都裝上明亮的燈,這家的燈只為韋仁而開。
為了讓孩子健康正向的成長,父母克服行動不便積極走出家門,韋仁從小獨立自主,他想當父母的雙眼,帶他們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色彩。家人相互關懷守護,實為良好典範。
國小組曾昇源同學,父母對昇源疼愛但不寵溺,FB上滿是全家三代同堂生活點滴的幸福畫面。從小看著父母小心翼翼照護阿嬤,養成昇源溫和、體貼與孝順的個性。父母認真打拼生活,雖無法教導昇源課業,但他靠著積極認真學習的態度,在親師合作下,突破困境,還當選校內自治市副市長,也是學校第1位新住民子女的副市長!


國中組陳名謙同學,名謙父母深知要扮演好親職角色,必須與孩子一同學習成長,每週一定安排全家人共處的時光,學習親子溝通,彼此分享生活的精采與失落。勤奮的爸爸揮汗用土地滋養全家,情感豐富的媽媽帶著名謙實踐「施比受更有福」,阿嬤則是最佳推銷員,賣力推銷名謙為募款做的饅頭,三代同堂和樂融融。但生命或有試煉,糖尿病的來襲,讓名謙掉落痛苦深淵,幸有長輩與家族的疼惜,陪伴名謙走過憤怒沮喪,終能拭去眼淚,勇敢面對身體的挑戰,更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為目標,期許自己對社會能有所貢獻。


國中組盧俊名同學,俊名從小陪同父母在市場擺攤,幾乎是睡在菜市場長大孩子,俊名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從幼稚園開始就學習分攤家務。去年爸爸罹癌去世後,俊名抑止悲傷並學習承擔父親的工作,媽媽對俊名的懂事體貼充滿不捨,為孩子堅毅地扛起重擔,期許俊名能藉由受教育改變自己的未來。即便生活辛勞,媽媽仍堅持定期送物資到教養院,為的是讓俊名理解社會上有許多人是需要幫助,也教導他「做善事不一定要花錢,能幫助人、給人方便都是善舉」。

高中(職)組張嘉惠同學,嘉惠的爸爸因車禍腦傷失去工作能力,家裡還有失智的奶奶,經濟重擔及對嘉惠姐妹的教養重擔,全落在自大陸嫁來臺灣的媽媽身上。小學的嘉惠也曾不懂事,脾氣暴躁地與媽媽爭吵,在看到媽媽獨自於深夜流下無助委屈的眼淚,讓嘉惠學會體諒與孝敬。上了高中益發懂事,和姐姐總是自發分攤家務,為的是讓媽媽能有休息。生活的開心與挫折,總喜歡跟媽媽分享,並學習待人處世的道理。走過青春風暴期的嘉惠,在家人身教的影響下,終能理解並深深感恩堅毅的媽媽,為不完美的家庭賦予幸福的靈魂。

大專校院組毛惠瑩同學,惠瑩成長於母親獨自養育長大的家庭,從小陪伴四姐弟長大的奶奶罹患失智症,疾病纏身的媽媽扛起經濟重擔,家中生活物資或許貧乏,但家人齊心同甘共苦樂觀面對。看著從小陪伴、給予家中最多愛的奶奶,逐漸忘記家人,但惠瑩相信愛會被記住,「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話語更是令人動容,家人溫馨扶持,值得表揚。

教育部慈孝家庭楷模以就讀國小至大專校院學生為選拔對象,慈孝表現可多元化呈現,並能展現家庭平日營造溫馨、和樂的氛圍為主,選拔標準以親子互動關係為依據。學生由學校推薦後,再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進行初審,共有123位通過初審者送教育部參加決審,最後選出國小組25名、國中組15名、高中(職)組12名、大專校院組6名,總計有58名慈孝家庭楷模,每名得獎學生可獲得獎學金新臺幣1萬元、獎狀及獎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