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製作

※防範 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

2018/11/03

臺韓同「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韓國國立國樂院簽訂3年MOU

新聞中心/文化部訊
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韓國國立國樂院112日舉行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合作備忘錄換約儀式,展開為期3年的傳統藝術交流合作演出計畫。1123日連續兩天晚間也將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晨曦燦爛~韓國的音樂風情》音樂會,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屬臺灣國樂團與韓國國立國樂院合作演出,本場次同時也是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壓軸的閉幕演出。

臺灣與韓國同樣具有亞太地區古老的文化傳承,在傳統音樂藝術上,無論樂器型制、演奏方法或樂曲內容等,都能找到相似的音樂語彙,本次透過作曲家巧妙的手法,以及演奏家用心的交流,不僅在異中求同,也在同中求異,將為觀眾展現臺、韓傳統音樂的無限魅力與樂趣。

韓國國立國樂院(National Gugak Center ,NGC),是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為促進傳統音樂和舞蹈發展,建立的一所國立文化機關,國樂院在韓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最早是成立於新羅王朝(七世紀),歷經高麗王朝(十世紀)以及朝鮮王朝(十五世紀),最後成為今日的NGCNGC的四個知名表演團體為宮廷音樂樂團、民俗音樂樂團、舞蹈劇團及現代鼓樂團,秉持「承先啟後」的原則持續培育韓國傳統表演藝術。
 
在臺灣,與韓國國立國樂院同等的機關即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轄下設有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臺灣國樂團、臺灣音樂館等單位,統籌規劃全國傳統藝術之維護、調查、研究、保存、傳承與發展。有趣的是,韓國國立國樂院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都是旅遊指南上強力推薦的最佳觀光景點,韓國國立國樂院在首爾擁有博物館、牛眠堂、禮樂堂、戶外劇場等表演場館,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則擁有宜蘭傳藝園區、高雄傳藝園區,以及臺北的臺灣戲曲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表示:「本次雙方簽訂3年的MOU合作備忘錄,除了透過藝術工作者實際的交流,提升臺、韓傳統表演藝術的質量,也為臺、韓兩地的國人與外國觀光客推薦不容錯過的必遊景點,要用最精緻的傳統藝術、最珍貴的文化資產,提升文化觀光的內涵」。


1123日由臺灣國樂團與韓國國立國樂院精心打造的《晨曦燦爛~韓國的音樂風情》音樂會,便是雙方合作的第一步。112日為韓國國立國樂院專題音樂會,韓國國樂的分類主要分為四種,一為雅樂,宫廷與士大夫之宮廷樂;二為儀式音樂,包含祭祀音樂與佛教梵唄、巫樂;三為專為詩歌文學演唱、配樂的歌樂;四為庶民的民樂。本場音樂會將透過《笙簫竝奏》、《牙箏散調》、《濟州民謠》、《伽倻琴竝唱》、《巫戲》等曲目將韓國國樂不同的表演類型一一呈現。
 
113日為臺灣國樂團與韓國國立國樂院同臺演出,音樂會由臺灣經典的國樂曲《臺灣追想曲》揭開迎賓序幕,接下來是一系列全新編寫的曲目,由臺灣國樂團委託知名作曲家李哲音、李佳盈、洪千惠、王乙聿等人,運用牙箏、奚琴、四物打擊、伽耶琴、大笒、杖鼓等韓國傳統樂器,取材薩滿樂、農樂、散調、黃海道民謠《啦啦哩》、京畿道民謠《樁米謠》等旋律元素,為韓國國立國樂院與臺灣國樂團的音樂家們,量身打造一系列全新的協奏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郎組曲》,本曲由臺灣國樂團藝術經理、作曲家王乙聿編寫;《阿里郎》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被譽為朝鮮民族的「第一國歌」,王乙聿表示:「臺灣觀眾最常聽到的是流行於韓國京畿道一帶的《本調阿里郎》,但其實《阿里郎》在不同地方有很多種不同的版本,此次選用不同地區的《阿里郎》版本作為組曲式發展,用奚琴、大笒、杖鼓與牙箏4種韓國傳統樂器,結合60人的臺灣國樂團一同演奏,相信臺灣觀眾會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臺韓同「樂」,邀您一起同「樂」,1123日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臺灣國樂團與韓國國立國樂院《晨曦燦爛~韓國的音樂風情》音樂會,購票請上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s://goo.gl/dQ7tymhttps://goo.gl/pxAbvP,或洽詢臺灣國樂團傅小姐02-886698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